九游會在線Keep可能都是,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么多年來,Keep一直在堅持推出自己的智能健身器材。它的上市,或許也是智能健身器材行業進入新時代的一個重要節點。
近年來,不少智能健身品牌都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從前幾年爆火社媒的Fiture智能健身鏡,到近日完成連續兩輪、共計5000萬元融資的速境(SPEEDIANCE)。而國內老牌健身器材生產商們,如舒華體育、德爾瑪等,也都在積極布局智能健身領域。
在今年的IWF2023上海國際健身展上,零售君發現,帶有大塊顯示屏的智能健身器材成為了本次展會的主角。很多在現場的消費者、健身教練們都對這類器械躍躍欲試。
她表示,如果只是單純通過數據和動畫來體現使用者的使用情況,這么大一塊屏幕“屬實夸張了”,“還不如將數據同步到手機上,方便截圖分享給別人”。而且,“除了一開始的新鮮感,沒有人會一直盯著這塊屏幕看,該怎么劃船還怎么劃——這塊屏幕反而有點讓人分心”。
除了自帶大屏,隨著Oculus Quest 2、PICO4等民用VR智能硬件的面世,利用它們研發新型智能健身設備,也成為了一種思路。在健身展上,記者體驗了不少搭載PICO的智能健身器材。
其中,德國品牌翼客(ICAROS)展示了自研的飛行器、VR摩托車健身、星球健身器等新型健身器材。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成立的初衷就是打造屬于新世代VR虛擬現實運動,打造元宇宙與體育相結合的全新健身方式。
記者當場體驗了一把——對于初次體驗者來說,因為需要動用全身的肌肉去械,還是很有難度的。
“游戲化健身”的概念是任天堂主機Wii率先提出的,而后在Switch的游戲《健身環大冒險》發揚光大,如今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所有消費者與從業者。然而,這些體型龐大的元宇宙健身器材顯然不適合在小戶型里擺放。
這些智能健身器材目前最好的歸宿,或許在類似于“發條鴨”這樣的24小時健身房內,或是成為商業綜合體中的游藝設施。
說到小戶型友好的智能健身設備,不得不提Keep在今年推出的一款運動主機。它的運作原理幾乎和健身環一致——通過手環、腳踩帶感應,類似于跳舞毯的瑜伽墊,能在家實現1㎡健身。
但這款產品終究還是水花不大。截至發稿前,其在Keep商城里的月銷量為62臺。而價位相當的三個不同版本的動感單車以及跑步機的銷量均達200臺以上。
艾瑞咨詢在相關報告中預計,中國智能健身行業市場規模將由2019年100億元增至2025年的820億元,增勢驚人。
此外,國信證券針對上市健身器材企業德爾瑪的分析報告可以看到,以銷量最好的跑步機為例,目前行業格局散亂,還未形成明顯的頭部品牌。
但是,Keep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要抓住消費者,不能靠操課內容——消費者的操課選擇太多了,他們可以在Keep跟練,也可以在B站、抖音等平臺上跟練。
Keep顯然也不想靠獎牌這樣的“副業”來維持生計,因此堅持用智能硬件加上內容的組合,增加用戶黏性。
對Keep來說,消費者因為信任Keep而信任Keep的產品,會比普通的智能健身器材品牌有更大的品牌優勢;此外,Keep累積了大量用戶的運動數據,也能更好地研發下一代產品,形成正向循環。
事實是,連海外智能健身器材的TOP1品牌Peloton,至今都還在思考如何盈利的問題。而前幾年在媒體平臺“聲勢浩大”的Fiture,在今年3月曝出“關停北美大部分業務,遣散兩地近百人團隊”的消息。
與此同時,Fiture仍在摸索國內市場,近一年來,他們在線下開設了更多門店,舉辦線下活動,希望走到線下去。
這也是Keep多年來嘗試走過的道路,但此前試點的Keepland,大多還是迎來了關店的結局。目前看來,國內智能健身器材市場的開拓,還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去年隨著劉畊宏帶火操課,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健身,如今,許多消費者開始從健身小白不斷進階——從單純降脂的有氧訓練,到需要增肌的抗阻訓練(廣義上的無氧訓練)。
抗阻訓練的門檻往往是較高的,需要請私教或者會練的朋友帶入門,還要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定制針對性的訓練計劃,每次需要使用特定的器材訓練半小時到一小時不等,而每周需要至少訓練2次以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肌肉量和力量水平……
由此,家用智能健身器材就有了一定的使用場景:讓消費者在家就能保持住訓練量,而不用總是去健身房。
也因此,面向海內外市場的智能健身器材往往呈現出十分不同的發展趨勢——海外家庭的智能健身器材致力于把健身場館內的器材做性能上的部分提升,變得更適合個人使用;而面向國內消費者的品牌們,則努力把健身器材做得越來越不占地方。
把傳統器材折疊起來是一種方法。如現在已經廣泛面世的可折疊家用走步機、跑步機等,以及前文提到的速境即將推出的家用型力量訓練產品“GYM PAL力量派”——整機占地面積不足0.48㎡,號稱可覆蓋全身七大肌群的訓練,最大訓練重量可達100kg。
而讓傳統器材越來越輕量化、占地面積越來越小也是一種方法,如Keep的mini款動感單車,占地僅為0.52㎡,凈重29kg。
不過,一位擁有此款動感單車的消費者康婷(化名)告訴記者,女性在上面運動完全沒有問題,但男性可能就會發出“嘎吱嘎吱”的“聽起來有點危險的聲音”。
傳統的走步機、跑步機、劃船機等家用健身器材之所以很容易最終成為晾衣架,還是因為它們太“無聊”了,現在是一個痛恨無聊的時代,人們幾乎失去了長時間放空自己雙眼去認真做枯燥訓練的能力。
而智能硬件產品賣的不是大屏幕,也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以及后續的一整套數據回收、分析以及呈現等一系列綜合性服務能力。
Keep和Fiture把重心放在內容的邏輯或許是對的,但問題在于,目前,健身內容的生產力仍遠遠趕不上消費者們喜新厭舊的速度。
國內外不少健身博主已經勤快到近乎日更,背景也從臥室到沙灘,不斷變換,幾個有氧動作顛來倒去排列組合,BGM也完全不重復……這都是為了變著花樣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把他們留在自己的頻道里。
康婷表示,自己對Keep的動感單車,也就新鮮了一兩個月:“Keep有打卡返現活動,剛開始我還興沖沖地每天打卡……生理期加上工作忙碌之后,很快就忘了這件事?!?/p>
此外,Keep和Fiture的收費模式一直受到消費者的質疑——主要還是集中在越來越少的“福利”上。
如Keep一開始并不需要開通會員就能享受所有內容,如今開了會員還要額外付費購買付費課程;Fiture從一開始買智能鏡送一年會員,到如今僅送3個月會員……
不管這些健身產品如何迭代,在閑魚上一搜索,大量一二百元就轉手、幾乎全新的智能動感單車、家用橢圓機和跑步機比比皆是。
“好”消息是,時代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的。Eighteen雖然在一開始否定了智能健身器材,但她并不否認,這些器材可能會成為“未來”:
“消費者們對這類器材都很感興趣,那么肯定會有場館引進它們……大家都喜歡新鮮玩意兒嘛?!比绻幸惶焖墓ぷ魇乙残枰碌∩砥鞑?,她一樣會考慮智能產品,“但我們肯定也要挑經過市場檢驗的(好產品)?!?/p>
Keep賣獎牌也好,Fiture暫緩海外業務也罷,都不丟人,只是適應這個殘酷商業世界的生存法則罷了。